影响自酿啤酒设备酿制的啤酒风味物质的因素。
风味物质是啤酒风味的主要来源,啤酒之中含有很多种不同风味物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影响啤酒中风味物质含量的因素:
(1)酵母菌种及添加量。酯类物质的形成与酵母的遗传特性有关。不同发酵力的酵母,其发酵代谢产物有很大不同。活力较强、体征健康的酵母,其代谢过程有利于酰基辅酶A的合成,从而有利于酯类物质的生成。
在同样的麦汁条件和发酵条件下,酵母添加量越多,酵母增殖倍数越小,从而缓解了脂肪酸合成和酯类合成对酰基辅酶A的竞争,导致酯类合成增强,酯类含量增多。
(2)麦汁成分及浓度。麦汁中碳/氮比例应控制在适宜的水平。如果仅仅提高碳含量或降低氮含量,会抑制某些呼吸酶的合成,导致三梭酸循环减弱,从而抑制酯类生成。应将麦汁中脂肪酸含量控制在适宜水平,脂肪酸含量较低时,会使酵母消耗大量的乙酰辅酶A,用以合成脂肪酸,从而减少酯类物质的生成。
理论上,麦汁浓度越高,酯类生成量越多。低于12波美度的麦汁,其发酵时一般不存在酯量过多的问题。但麦汁浓度如果超过15波美度,由于代谢产物特别是乙醇含量的增加,酵母增殖会受到明显抑制。
此时,即使麦汁的溶解氧和接种量也同时按比例增加,酵母也不会依浓度增长的比例增长,导致脂肪酸的合成减少,酯类物质的生成量增加。因此,高浓度稀释啤酒较同浓度发酵的啤酒酯类物质含量更高,啤酒风味出现缺陷的可能性更高。
(3)发酵温度及方法。高温发酵有利于酯类生成。发酵温度由12.5℃提高到25℃时,乙酸乙酯的浓度增加60%,乙酸异戊酯增加30%。上面发酵的温度高于下面发酵温度,其接种量虽低于下面发酵,但酯含量却高于下面发酵。
加压密闭发酵可增加酒液中饱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抑制活性酵母增长,从而有利于酯类物质的生成。采取搅拌发酵,可提高发酵副产物中酯类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