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中国啤酒市场发展成熟,远超其他东南亚国家。目前,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6公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整体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都有显著提升。但是,地区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东部发达省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虽远高于西部地区,但增长乏力。目前,北京地区的啤酒产量低于2006年的水平,相反,青海省的啤酒产量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180%。 由于全球啤酒市场呈高端化的发展趋势,近五年来,中国大众型啤酒经历了较为困难的一段时期。与此同时,高端啤酒销量增长160%,占整体啤酒市场4%的销售量及18%的利润。其中,精酿啤酒占据一席之地。尽管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精酿啤酒的消费量不足整体市场的1%,但仍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态势。 报告指出,目前精酿啤酒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市场表现出色。中国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拥有与其他国家同龄人相似的消费观念,对精酿啤酒表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荷兰合作银行伦敦分行食品与农业研究部的高级分析师Francois Sonneville表示,“无论对于进口精酿啤酒,还是使用进口原料的国产精酿啤酒,亦或是使用国产原料的国产精酿啤酒来说,这都是极佳的发展契机。”
发布时间:
2017
-
12
-
04
浏览次数:1156
中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精酿啤酒的定义,一般都参考美国啤酒酿造商协会给出的定义——“小”、“自主权”及“传统”。这意味着所谓的精酿啤酒,应该是来自小型独立运营的酿酒厂(年产量少于600万桶、酒厂不被或是低于25%的股份被非精酿啤酒厂控制),并且使用传统方式进行酿造的(酿造者所酿造的大部分啤酒的风味都应该是从传统或创新原料与发酵工艺中获得)。 如果严格按照这一定义,那么你在市场上所见到那些所谓来自青岛、珠江等大型啤酒厂的“精酿啤酒”,其实只能被称之为“高端啤酒”,或者“精工啤酒”。但无论是精酿啤酒,还是来自大酒厂的高端啤酒,其从口感上来说,都要比普通工业啤酒更复杂而多样,甚至将其用来搭配正餐也并不逊色。
发布时间:
2017
-
12
-
04
浏览次数:1141
从工业啤酒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到如今啤酒产业整体产量下降、精酿啤酒逆势增长,中国啤酒行业的整体构架正处于缓慢调整之中。在北上广三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表现出了“愿意为精酿啤酒花费更多”的意愿,而放眼全国,这一比例亦高达34%——在不少月收入高达万元的消费者看来,精酿啤酒是显示他们身份的一种标志。 全球范围内的“啤酒热潮” 2006年,美国啤酒酿造商协会(Brewers Association)首席执行官及会长鲍勃•皮斯(Bob Pease)就来过中国,不过当时的市场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感触,而11年后,这位先生再度来到中国市场,却给出了“意义非凡”的评价,并且对于精酿啤酒、尤其是美国精酿啤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相当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和他一起前来中国的,还有7家美国小型精酿啤酒厂,带来的酒款类型也相当丰富,从酸啤酒(Sour Beer)、赛松(Saisons)、皮尔森(Pilsners)和美式印度淡色爱尔(IPA)等全面覆盖。 时隔11年,美国啤酒酿造商协会再度来访中国,与中国经销商、进口商等进行交流。 美国啤酒酿造协会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是有理由的。由美国啤酒酿造商协会出口发展计划项目(EDP)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精酿啤酒出口量增长了4.4%,共计销售465,617桶,总值达1.21亿美元。其中,国际主要市场的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亚太地区,2016年对美国精酿啤...
发布时间:
2017
-
12
-
04
浏览次数:1185
糖化工艺主要四个步骤:“糖化-过滤-煮沸-漩沉”。 糖化工艺和设备配置的关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糖化工艺是煮出法还是浸出法的选择问题。 二、设备是蒸汽加热,还是电加热。 三、热水洗糟,还是冷水(自来水)洗糟问题。 1、啤酒糖化工艺分为两种:一个是煮出法(Decoction),一个是浸出法(Infusion)。 煮出法(Decoction)特点是:将糖化醪液的一部分分批次地加热到沸点,然后与其余未煮沸的醪液混合,使全部醪液温度分阶段升温到不同酶作用所要求的温度,最后达到糖化终了温度。以前的麦芽质量一般,需要反复煮沸醪液才能使麦芽中的可溶物浸出。煮出法操作复杂,费时,耗能,需要设备配置高。现在麦芽质量好,煮出法的糖化工艺使用较少。 浸出法(Infusion)操作相对简单,省时,特点是:糖化醪液自始至终不经煮沸,单纯依靠酶的作用浸出各种物质,麦汁在煮沸前仍保留...
发布时间:
2017
-
12
-
02
浏览次数:1182
精酿啤酒在美国:从美国来看,精酿啤酒由 2013 年是 143 亿美元提升至 2015 年是 223 亿美元。随着金融危机在 2011年结束,美国有 1176 家精酿酒厂得以幸存,在此之后这个数字以每年 1000 家新酒厂的速度直线增长。在 2016 年美国酿酒协会给出的最新报告中这个数字已经到达了 5005 家。美国精酿发展一方面 源于较为健全的法制制度,竞争环境稳定,另外,对微型酒厂的几乎不做限制,也成为 了众多成功家酿转型为精酿酒厂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精酿啤酒的钟爱也形成需求端的拉力。 精酿啤酒在日本:从日本来看,根据统计 1995 年日本只有 17 家精酿酒厂,1997 年增加到近 200 家。最高时的 1999 年和 2000 年,营业中的精酿酒厂近 300 家左右。 精酿啤酒在国内:从中国而言,精酿啤酒起步较晚,发展空间明确:2008 年,深圳德澳、高大师、熊猫精酿等啤酒工厂一一成立。 经过几年的发展,精酿啤酒屋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出现,逐渐推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精酿产品。 目前各大酒厂,如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也在积极地开拓精酿啤酒业务。中国现在较著名的精酿啤酒厂包括熊猫精酿、德澳、京 ATaproom,等。 精酿啤酒在国内外消费对比:相比于 美国精酿啤酒与普通啤酒 2 倍左右的价差,中国精酿啤酒与普通啤酒的价差达到 4 到 5 倍,...
发布时间:
2017
-
12
-
01
浏览次数:1242